摘要丨“人与人之间的认识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

日期:2025-10-15 浏览:

新华社,大阪,10 月 14 日。 “人们相互了解很重要。” - 对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回顾。下午举行了闭幕式。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开会场。有人举起手机拍照。有些人低声说“谢谢”,或者在闪烁的灯光下挥手致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展馆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不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也拉近了更多人与中国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相互理解和亲和感。本届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是“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存共同体——未来绿色发展社会”。它编织了文化与科技,表达了一种来自中国的图像基因,融合了古老的智慧和现代气息。观众在“瀑布”前驻足透过“农织图”、“二十四时”的图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月壤样本前一睹科技与未来。不少参观者表示,中国馆让他们体验到了丰富的文化,同时感受到了一种亲切感和跨文化的共鸣。 大阪商工会议所会长鸟居表示,中国馆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中国现代科技的成就以及年轻一代的活力。他认为,这种传统与创新的表达体现了中国的活力和不断发展。展会六个月期间,总共有近200万参观者参观了中国馆。近300 尊严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和名人走进展馆,感受中华文化的种种魅力。开幕期间,除深圳市外,还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这里举办了为期数周或数天的活动。川剧怪脸、敦煌舞蹈、敲钟、皮影、少数民族歌舞等一系列非遗表演相继上演,使中国馆成为园区最具吸引力的展馆之一。中国馆的文化展品也成为日中民间交流的桥梁。 7月11日,国旗大冶,嘉宾们在展馆一、二层的木雕长廊“青山明月”前驻足。浮雕中出现了中日历史交流的光影场景。奥格理子松下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阿波表示,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两国长期交往的温暖和延续。大阪府日中友好协会会长青柳明夫表示,当记录下亲密朋友友好的面孔时,他感到特别温暖和真挚。 “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了两国多年来人文交流所积累的真情。”人气持续高涨,7月30日,中国馆迎来了第100万位参观者——来自大阪的浅川照和及其家人。他们在采访中表示,通过中国馆的展品,感受到了日中两国在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紧密联系。他们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希望有机会参观中国更多的地方。这种跨界共鸣还体现在常量上中国馆的建设和运营。闭幕式上,日本博览会协会国际秘书长长野光用中文致辞,回顾了三年来与中国团队共同推进中国馆建设的过程。他表示,过程并不轻松,但双方通过坦诚沟通,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引用了中国馆外墙上张贴的一句话:“人与人相知,最重要的是互相了解。人与人相知,最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的心。”他感叹,这次合作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国文化中“心与心相通”的精神,这种共同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闭幕前夕,中国馆获得了金奖。 大阪世博会自制馆大型展品荣获世博会国际秘书处。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外国际展览会上获得金奖。世博会国际部主任科孔舒表示,中国馆的展品切合了世博会的主题,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千年文明的传承,也展现了中国为未来社会提供发展方案的信心和责任。展望未来,关西经济联合会会长松本正芳表示,中国馆对未来社会的愿景是当地社区与自然共存、绿色发展,这与本届世博会的核心精神非常契合。这一理念引发,日中两国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推动共同向世界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社会的建设。从青铜神树到s月球油样,从“二十四节气”的光影到“绿色未来”的理念,中国馆以其丰富的内容、坦诚的交流、开放的态度,全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包容性。中国馆与与会者告别,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文化交流的步伐仍在继续,我们的心越来越近。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