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1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加快煤炭矿区太阳能、风力发电产业发展,推广矿区清洁能源替代,建设一批清洁低碳矿区。据介绍,此次出台的文件聚焦煤炭生产、能源利用等重要方面,多角度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煤矿区太阳能、风电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产煤区规划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推动风资源丰富的矿区及周边地区集中式和分散式风力发电有序发展。推进矿区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推进矿区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生产关键环节电气化改造,推动矿区交通运输设备新能源替代,支持矿区充换电站、加氢站等建设。同时,推动矿区地热能开发和规模化利用,发展分布式太阳能供暖,考虑矿区多种热源联合供暖。此外,还要推进矿区智能微电网建设,鼓励参与绿证和绿色能源交易,提高矿区绿色用电比例,建设高效、低碳、零碳排放典型工业园区,降低矿区碳排放水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高福表示,文件明确了主要用途为煤炭与新能源企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方法和渠道,更好引导煤炭企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专家表示,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对于夯实稳定的能源供应基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极为重要。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煤炭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装机容量不断增加,但发电量仍低于火电。能源安全稳定,为此,煤炭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高虎表示,煤炭矿区是我国能源开发的主要场所,也是能源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能源体系过程中,煤炭发展必须与新能源深度融合,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减碳、减排、绿色扩张和增长。为此,近期发布的《促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基于产煤地区资源要素的新能源发展,有序实施矿区清洁能源替代,促进煤炭产业链延伸发展。到2030年底,煤炭矿区太阳能、风能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成熟,电力普及率和新能源替代率大幅提高,建设一大批清洁低碳矿区,煤炭矿区绿色发展带动煤炭产业进一步做强。